近日,位于北京的微软AI研究小组 WizardLM 被曝已加入腾讯。这一消息由 WizardLM 团队的核心成员在社交媒体上证实。腾讯正通过吸纳顶尖AI人才进一步强化其AI研发能力。

周二,WizardLM 的资深研究员 徐灿 在 X 平台上发帖表示,他和团队已正式离开微软,加入腾讯旗下的 AI 开发部门——混元。混元团队近期发布了多款引人注目的 AI 模型,包括视频生成器和 3D 对象生成工具,展现了其在多模态 AI 领域的快速进展。
WizardLM 的新起点:发布混元品牌模型
加入腾讯后,WizardLM 已迅速推出了一款以混元品牌命名的模型——Hunyuan-TurboS 0416。WizardLM 的“联合创始人” 孙庆峰 在 X 平台上表示,这款模型的性能超越了谷歌的 Gemma 3 系列 等开源 AI 模型,标志着团队在腾讯的支持下迈出了新的一步。
目前尚不清楚 WizardLM 团队的整体规模以及具体加入腾讯的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支团队将在混元的 AI 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
WizardLM 的奇特历史:从微软到腾讯
尽管 WizardLM 团队如今加入了腾讯,但其过去的历史颇为曲折,尤其是在微软期间的经历颇具戏剧性。
去年 4 月,WizardLM 团队曾发布了一系列名为 WizardLM-2 的 AI 模型,并声称其性能可媲美 OpenAI 的 GPT-4。然而,这些模型仅上线一天便被微软紧急撤下,原因是未经过“毒性测试”。团队随后在 X 平台上解释称:“我们在模型发布过程中意外遗漏了一项必要步骤——毒性测试。我们正在迅速完成这项测试,并将尽快重新发布模型。”
然而,为时已晚。原始的 WizardLM-2 模型及其微调版本已被用户广泛传播,甚至被重新上传至多个平台。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社区的争议,还对开源生态造成了影响。
AI 开发平台 Hugging Face 的首席执行官 Clément Delangue 当时发文批评微软的举动,称删除 WizardLM 模型(包括早期版本)对 Hugging Face 社区造成了严重损害,破坏了多个依赖这些模型的开源项目。
Delangue 表示:“[WizardLM] 模型每月总下载量超过十万次。我们为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并正试图联系作者和微软,以寻求对社区成员的妥善解决方案。”
腾讯的 AI 战略:混元团队的扩张与投入
在腾讯内部,WizardLM 团队似乎将继续专注于开发和发布高性能 AI 模型。腾讯近期对混元团队进行了重组,设立了两个新部门,并大幅增加了 AI 基础设施的投入。
腾讯在最新财报中透露,其 2025 年第一季度 8% 的同比增长 得益于对 AI 的持续投资。公司计划在 2024 年投入 900 亿元人民币(约合 124.9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将用于支持 AI 相关项目。
这一战略表明,腾讯正全力推动 AI 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求在全球 AI 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而 WizardLM 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混元团队的技术实力,帮助腾讯在多模态 AI、大语言模型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