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你要是刷社交网站,尤其是X,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大量用户分享的图片都带着一种熟悉的画风——色彩柔和、线条流畅,仿佛来自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经典动画。无论是特朗普、流行文化梗图,还是影视剧截图,这些图像都被转换成了吉卜力风格的图像。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OpenAI最新推出的GPT-4o模型。这个“全能型”AI不仅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还首次实现了无需外部工具的原生图像生成功能。然而,随着这一功能的上线,也引发了关于版权争议和免费用户推迟的讨论。
为什么GPT-4o能掀起热潮?
GPT-4o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跨模态”能力。与之前的ChatGPT不同,这一版本通过整合文本、图像甚至可能的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训练,使其不仅能理解语言,还能处理视觉内容。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上传一张照片,并要求AI将其转换为特定的艺术风格,比如吉卜力、赛博朋克或印象派。

具体操作也非常简单:
- 登录ChatGPT Plus、Pro或Team账户。

- 在对话窗口中选择“GPT-4o”模型。
- 点击输入框左下角的“+”按钮上传图片。

- 输入提示词,例如:“将这张照片改为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

几秒钟后,你就能看到生成的结果。更令人兴奋的是,它支持多张图片合并和复杂风格混合,让创意表达更加自由。
这种强大的功能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尤其是那些对艺术风格转换感兴趣的人群。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充满了各种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作品。
免费功能为何推迟上线?
尽管GPT-4o的功能令人惊艳,但OpenAI却宣布了一项遗憾的消息:原计划为免费用户开放的图像生成功能将被推迟。

CEO萨姆·奥特曼在X上解释道:“ChatGPT中的图像功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受欢迎(我们的期望已经很高了)。由于现有付费订阅者的需求激增,免费层的推出不得不延迟一段时间。”
这一决定引发了两极化的反应。一方面,付费用户享受到了更快的服务响应和更高的生成质量;另一方面,许多普通用户对此感到失望,认为这违背了OpenAI普及AI技术的初衷。
争议与思考:AI生成艺术的边界在哪里?
虽然GPT-4o的技术突破值得称赞,但它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以吉卜力风格为例,尽管模仿某种艺术风格本身并不违法,但这种做法仍引发了部分粉丝的不满。
宫崎骏曾在2016年的纪录片中明确表达了对AI驱动动画的厌恶。他提到,自己反对任何试图用机器取代人类创造力的行为。而如今,他的作品风格却成为了AI训练的一部分,这种矛盾让人唏嘘。
此外,生成式AI依赖的训练数据来源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如果这些数据包含受版权保护的内容,那么最终生成的作品是否合法?对于品牌和企业来说,使用这类工具时需要格外谨慎,以免引发法律风险或公众反弹。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可否认,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为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商业用途,这项技术都有巨大的潜力。然而,随之而来的版权争议和道德困境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果你已经是ChatGPT的付费订阅者,不妨尝试一下这项新功能,或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而对于尚未开通服务的人来说,耐心等待免费层的上线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还没有订阅,推荐使用野卡来进行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