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Semafor 报道,《纽约时报》已正式允许其产品和编辑团队使用AI工具。这些工具可能在未来用于撰写社交媒体文案、SEO 标题以及编写代码等任务。这一决定通过一封电子邮件传达给员工,并伴随着新推出的内部AI摘要工具——Echo。
《纽约时报》的AI工具应用范围
1. 内部工具:Echo
- 《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名为 Echo 的内部AI摘要工具,旨在帮助员工生成简洁的摘要或提纲。
- 这一工具的推出标志着《纽约时报》在AI领域的初步尝试。
2. 员工可用的AI产品
- 《纽约时报》为员工提供了一系列经过批准的AI工具,包括:
- GitHub Copilot:用于编码的编程助手。
- 谷歌 Vertex AI 和 NotebookLM:支持产品开发。
- 亚马逊AI产品:涵盖多种用途。
- OpenAI 的非 ChatGPT API:通过商业账户访问。
3. 编辑团队的应用场景
- 编辑人员被鼓励使用AI工具来:
- 提供编辑建议。
- 集思广益采访问题。
- 协助进行研究。
- 然而,员工被明确警告不得:
- 使用AI起草或大幅修改文章。
- 输入涉及机密来源的信息。
4. 潜在未来应用
- 指南还提到,《纽约时报》可能会利用AI实现以下功能:
- 自动生成数字语音文章。
- 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
政策与限制
尽管《纽约时报》积极拥抱AI技术,但为了确保内容质量和版权合规性,该报对AI工具的使用设定了严格限制。这些限制包括:
- 禁止直接生成新闻内容:AI不能替代记者撰写新闻文章。
- 保护敏感信息:避免将机密来源或敏感数据输入AI系统。
法律背景与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目前正卷入一起针对 OpenAI 和 微软 的诉讼。这起诉讼指控这两家公司通过未经许可使用出版商的内容训练生成式AI模型,从而违反了版权法。尽管如此,《纽约时报》仍然选择在其内部有限度地采用AI技术,显示出其在技术应用与法律风险之间的权衡。
行业趋势与意义
《纽约时报》的这一举措反映了传统媒体行业对AI技术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从最初的谨慎观望到如今的主动探索,AI正在成为新闻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仍然是行业需要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